close

 
自接觸摩菲博士的潛意識(同吸引力法則)至今剛好十年整,而最近可能是緣份到了,看到了一本書叫做"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這本書也引領我開始對道德經感興趣,也因緣際會接觸到了淨空老和尚的影片,自此又獲得了一些新的體悟,而這一篇就是把我的心得分享出來。

       
潛意識、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只要想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不管在西方或者東方都是時下頗為盛行的顯學,我相信使用此方法的朋友們一定有過心想事成的神奇經驗,但我也相信一定有某些時候遲遲得不到心想事成的結果。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遲遲得不到結果的時候,深信潛意識的人依然選擇不放棄繼續執行,而某些人可能因此而開始懷疑潛意識、吸引力法則是不是哪裡出錯了,又或者沒有懷疑潛意識出錯但卻選擇放棄了。處於資本主義世代的我們,被教導著追尋財富才是真正獲得自由、快樂、健康的方式,但汲汲營營於財富的所有人之中,是否全部的人都得以實現願望?同理,想要擁有幸福愛情的人們,是否真的都能追尋到屬於自己的真愛?從時下情侶們頻頻分手與離婚率的攀升可以窺見答案。

 

       
在接觸西方心靈哲學的過程中,我經歷了潛意識、交給上天順其自然(心靈法則來自零極限一書)、然後又回到潛意識的過程(相信很多人也都經歷了一些不同的過程)。在這個旅程中,我將願望的實現歸功於潛意識法則或者零極限的四句箴言─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PS:有些願望真的心中有了想法之後,只要負責接收、等待時機成熟自然就實現),而對於未能實現的願望,雖然沒有聚焦於為何還沒實現,又雖然心中能抱持著願望總有實現的那一天的想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兩年、三年、五年地過去了,不禁覺得真的很難去解釋為何願望還沒有實現(PS:有些願望是需要採取實際行動,但問題就卡在於沒有那股衝動去行動)。所幸接觸了淨空老和尚的影片之後,茅塞頓開。

 

       
西方思想強調吸引力法則,東方佛學講因果,這兩者其實是殊途同歸。然而,我對於這兩者不同的體悟是"時間"。吸引力法則沒有強調前世今生與後世(我單純指的是潛意識,但我知道西方的心靈學也是很多強調靈魂轉生等是有討論前世今生的觀念),而佛學強調因果與輪迴。我的體悟是因果與輪迴是吸引力法則的延伸,也就是時間上的延伸。從淨空老和尚的影片中,我得知了"財庫"的概念。在此我描述一下淨空老和尚提到的這個簡單的概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到youtube搜尋"因果定律-命裡的財庫"。)

 

       
一個人的命裡有財庫的話,不管他做什麼都會賺錢,就算不去強求自然也會得財;一個人的命裡如果沒有財庫,不管他做什麼都賺不到錢,硬要強求也得不到財。兩個人做一模一樣的事情,有財庫的人會賺錢,沒有財庫的人賺不到錢。有財庫的人,是因為上輩子修來的福報(不單指前一世,更早的也包含在此),所以這一世得以享受福德所帶來的果報。沒有財庫的人,是因為上輩子沒有修行而沒有累積福報,或者造了太多業後雖有修行但業障未完全消除所以尚未累積財庫,所以這輩子當然沒有財庫。這就好比銀行存款,要提款就要先有存款(過去有先存款的動作),沒有存款就領不出錢。

 

       
一定有人會問:沒有財庫的人,難道真的就一輩子都永無翻身之地嗎?答案其實也不盡然如此。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財庫的人,根源於過去的業障未消而沒有累積財庫,但知道了這個道理之後,去做了消除業障的行為,慢慢累積了功德之後,自然就建立了財庫。如果年輕時就知道命裡沒有財庫,趁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慢慢累積功德,財庫累積夠了之後,年老時就現前(PS:現前是指果報的呈現,就如吸引力法則的願望實現),這個時候就能享受財富。那如果前世的罪障太深,這輩子修的福德還不足以抵消過去所造的惡業,那就要等到下輩子才能慢慢累積財庫。這就好比欠了一屁股債,這個月賺來的薪水還不足以還清之前所欠下的債務,所以下個月仍然必須還債,一直到還清債務之後,才會開始有存款。反觀有財庫的人,是不是也會有福德用完的一天?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就好比存款被提領完了,如果沒有繼續存錢,就不會有存款可以提領。

 

        
對於財庫,淨空老和尚提出了一個例子發人省思。一個銀行搶劫犯偷得了一千萬,自此逃匿無蹤卻也一直沒有被找到,因此他可以好好享用這偷來的一千萬。這是他命裡有的,他本來就有財庫,所以他能偷著,但因為他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造惡業,抵消了一些福報),所以折損了福德,原本他命裡的財庫是要給他一億,但因為造了惡業,所以財庫減損剩下十分之一。另外一個搶劫犯也偷了錢,只偷了五十萬,但隨即就被警察抓到,不僅被關進了牢裡,所偷得的贓款也全部歸公。這是他命裡沒有的,他命裡沒有財庫,所以他偷不著。所以,沒有財庫的人想要獲得財庫,或者有財庫的人想要繼續獲得財庫,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佛門的方法),就是修"財佈施"。修財佈施就能累積功德,慢慢就能擁有財庫,其實就是去銀行做存款動作的意思。

 

       
談到這裡,這跟吸引力法則有什麼關連性?佛門強調因果,因就是播下的種子,果就是開花結果。因就是吸引力法則提到的先有想法,果就是想法透過吸引力法則之後的呈現。但佛門加了輪迴的概念,也就是如果這輩子沒有財庫就要修財佈施,等到福德夠了就現前,如果這輩子的福德尚未抵消過去所造業障,那麼就要等到來世才現前。我們知道了自己命裡沒有財庫,而為了求得財庫,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我們去修財佈施,修到福德夠了之後現前,其實就是"願望實現"。不管是今生現前還是來世現前,它就是現前,就是果報的呈現。所以透過吸引力法則卻遲遲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不是因為潛意識或吸引力法則哪裡出錯了,而是我們命裡沒有那個福德。但是能否求得?答案是可以!透過修財佈施能得財富。那如果這輩子得不到呢?這根源於過去累積了太深的業障,知道了之後要為來世做好準備,先把該還的債務還清之後,慢慢累積存款。

 

       
同樣的道理,如何得智慧?修法佈施。如何得健康?修無畏佈施。財佈施的方式很多,真心付出就是一種簡單的方式,不管出錢或出力,別人有需要幫忙或者主動去幫助別人,都是財佈施的簡單方法。如何修法佈施?佛門鼓勵讀佛經。但我個人認為追求靈性成長、或是自己心中的信念,只要是有益於社會大眾(好比經濟學的效率邊緣,盡量往柏拉圖效率的點去擴張,能達到對X或Y都有更好的效率),都能夠為我們帶來智慧。如何修無畏佈施?吃素是一種方法,或者捐助受苦難的人一些生活上的需求(金錢、食物)也是一種方法。我自知不是什麼有德之人,對於這些方面,我也還在學習中。

 

       
同樣的道理,是否能延伸於生活的各個面向?我絕對相信那是當然的!親情、戀愛、友誼也是如此。跟一個人有沒有緣份,也是前世的因果與輪迴,也是吸引力法則的果報。但一段旅程的結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前世的因緣導至今生相遇的果報呈現,但此生所種下的因緣,也會於來世有果報現前。佛門強調跳脫輪迴,意思就是不執著於任何人、事、物。前世因緣致今生果報現前,讓我們遇到一個深愛之人,對於這份深愛的執著,是另一段因緣的因,不管我們種下的是好因緣還是壞因緣,來世依然會有果報的現前。所以,縱使失去了深愛之人,學習放下痛苦與執著,回復到原有的平靜、真正看開了,即是跳脫了因果輪迴。

 

        
最後分享一個感想(體悟)。在我尋求吸引力法則的過程中,遇到了"零極限"(方智出版,作者是伊賀列阿卡拉修藍博士)這本書。當時採用了書中的方法,隨時隨地地默念著四句箴言,心情隨即有所轉化,事情總是能夠好轉,甚至自然而然就心想事成,如書中所提到的交給神性。探究其中原因,其實也隱含著吸引力法則的運用。吸引力法則說明了,不管我們有好的想法或是壞的想法,潛意識不會去判別好壞,全然吸收並將之呈現。當我們在不好的念頭與感覺湧現之時,透過默念四句箴言,我們把焦點從負面的情緒轉移掉,因此這些負面的思想與感受無法持續停留在我們的心中影響我們,所以不會被潛意識所接收到,因此負面的結果就不會現前。而佛門中的"阿彌陀佛"或者"嗡嘛呢唄咩哄"亦是如此,藉由唸誦法號的過程除掉妄念,因此得以消除痛苦與不安而回復平靜。之所以西方或東方或你自己自創的箴言有效,即在於不讓負面的想法滲透到潛意識裡進而對我們產生不良影響。然而命運自有安排(例如命裡有財庫,不強求也能得),但我們亦能改造命運(沒有財庫就修財佈施得以累積財庫)。所以順其自然也好(隨順命運安排,但沒有財庫福德者可能會過得很辛苦),想要主動改變命運也好,自己的人生必須自己去經歷,所有的旦夕禍福也都必須由自己承受。

 

        如果覺得小弟的心得分享不錯,歡迎轉載。此文於2013年4月27日下午兩點首發。

 

本文發表於2014.04.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伯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